跟着味蕾考试网一起了解下病理学试题库的信息,希望可以帮你解决你现在所苦恼的问题。
- 1、2022天津医学基础知识试题-病理学试题解析(2022.3.8)
- 2、2021医学基础知识试题-病理学试题解析(2021.11.2)
- 3、病理学试题解析-2021医学基础知识试题(9-1)
- 4、2021医学基础知识试题-病理学试题解析(2021.11.3)
- 5、2021医学基础知识试题-病理学试题解析(2021.11.2)
味蕾考试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关于 [] 一些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2022天津医学基础知识试题-病理学试题解析(2022.3.8)

1. 下列有关肾盂肾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男性发病率较高
B.是化脓性炎症
C.主要由细菌感染导致
D.有血源性和上行性两种感染方式
D.致病菌以大肠杆菌居多
2.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主要增生的细胞是:
A.单核细胞和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
B.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
C.肾小囊脏层足突细胞和单核细胞
D.基膜
E.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
3. 急性肾炎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区别是:
A.血尿
B.蛋白尿
C.水肿
D.高血压
E.低蛋白血症
4. 大红肾见于:
A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C.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性肾盂肾炎
E.慢性肾小球肾炎
5.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
A.大量蛋白尿
B.血尿
C.低比重尿
D性肾炎综合征
E.少尿
6. 急性肾孟肾炎的主要症状除下列哪项外:
A.发热
B.膀胱刺激征
C.腰痛
D.脓尿
E.男性乳房发育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1)此题考查的病理学-第十三章泌尿系统疾病-肾盂肾炎的知识点。(2)肾盂肾炎的病因可分为上行性感染和血源性感染(D错)。上行性感染: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杆菌占绝大多数(CE错),病变可为单侧性,也可为双侧性。上行性感染是引起肾盂肾炎的主要途径,多与泌尿路感染有关。泌尿路感染是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症。多见于育龄女性、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A对)。下行性感染(血源性):发生败血症或感染性心内膜炎时,细菌随血液进入肾脏,在肾小球或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停留,引起炎症,病变多累及双侧肾脏。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肾盂肾炎多为化脓性炎症(B错)。故此题答案选A。
2.【答案】A。解析:(1)此题考查的病理学-第十三章泌尿系统疾病-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知识点。(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也叫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主要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构成,可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故此题答案选A。
3.【答案】A。解析:(1)此题考查的病理学-第十三章泌尿系统疾病-临床综合征的知识点。(2)肾病综合征:①大量蛋白尿(≥3.5g/d);②明显水肿;③低白蛋白血症;④高脂血症和脂尿。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常表现为明显的血尿、轻至中度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故肾病综合征无血尿。此题答案选A。
4.【答案】A。解析:(1)此题考查的病理学-第十三章泌尿系统疾病-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知识点。(2)①不规则瘢痕肾见于慢性肾盂肾炎。②大红肾见于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A对)。③大白肾见于膜性肾病。④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见于高血压。⑤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故此题答案选A。
5.【答案】A。解析:(1)此题考查的病理学-第十三章泌尿系统疾病-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的知识点。(2)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①大量蛋白尿(≥3.5g/d);②明显水肿;③低白蛋白血症;④高脂血症和脂尿(A对)。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常表现为明显的血尿、轻至中度蛋白尿,常有水肿和高血压(BD错)。慢性肾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和尿毒症,见于各型肾炎的终末阶段(E错)。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进展快。出现水肿、血尿和蛋白尿等改变后,迅速发展为少尿或无尿,伴氮质血症,并发生急性肾衰竭。主要见于快速进行性肾炎(C错)。故此题答案选A。
6.【答案】E。解析:(1)此题考查的病理学-第十三章泌尿系统疾病-肾盂肾炎表现的知识点。(2))肾盂肾炎起病急,患者出现发热(A错)、寒战和白细胞增多等症状,常有腰部酸痛(C错)和肾区痛,并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等膀胱和尿道刺激症状(B错)。尿检查显示脓尿(D错)、蛋白尿、管型尿和菌尿。故此题答案选E。
2021医学基础知识试题-病理学试题解析(2021.11.2)
1.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大量蛋白尿
B.低白蛋白血症
C.明显水肿
D.少尿或无尿
E.高脂血症和脂尿
2. 肉眼观肾脏表现为“大红肾”见于:
A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C.膜性肾小球病
D.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
E.慢性肾小球肾炎
3. 肾盂肾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A.大肠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链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伤寒杆菌
4. 肾小球内无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是:
A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C.膜性肾小球病
D.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
E.慢性肾小球肾炎
5. 急性肾盂肾炎属于:
A.变质性炎
B.增生性炎
C.化脓性炎
D.浆液性炎
E.纤维素性炎
6.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
A性肾炎综合征
B进性肾炎综合征
C.病综合征
D.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
E.慢性肾炎综合征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疾病的知识点。(2)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尿中蛋白含量达到或超过3.5g/d;明显水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脂尿。多种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均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ABCE错)。少尿或无尿为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D对)。故本题选D。
2.【答案】A。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疾病的知识点。(2)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脏表面充血,有的肾脏表面有散在粟粒大小的出血点,故有“大红肾”或“蚤咬肾”之称(A对)。故本题选A。
3.【答案】A。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错-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知识点。(2)细菌可通过两条途径累及肾脏:下行性感染:发生败血症或感染性心内膜炎时,细菌随血液进入肾脏,在肾小球或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停留,引起炎症。病变多累及双侧肾脏。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上行性感染:尿道炎和膀胱炎等下尿路感染时,细菌可沿输尿管或输尿管周围淋巴管上行至肾盂、肾盏和肾间质。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杆菌占绝大多数。病变可为单侧性,也可为双侧性。上行性感染是引起肾盂肾炎的主要途径(A对)。故本题选A。
4.【答案】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疾病的知识点。(2)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又称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或微小病变性肾病病变特点是弥漫性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脂质沉积,故有脂性肾病之称。肾小球内无免疫复合物沉积(D对),但很多证据表明本病与免疫机制有关。故本题选D。
5.【答案】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知识点。(2)急性肾盂肾炎是肾盂、肾间质和肾小管的化脓性炎症(C对),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偶可由真菌或病毒等引起。故本题选C。
6.【答案】B。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疾病的知识点。(2)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A错),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B对),膜性肾小球病和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C错)。故本题选B。
病理学试题解析-2021医学基础知识试题(9-1)
1. 大叶性肺炎的哪个时期会出现咳铁锈色痰:
A.红色肝样变期
B.充血水肿期
C.灰色肝样变期
D.溶解消散期
E.都不是
2. 小叶性肺炎的病变性质多为:
A.增生性炎
B.卡他性炎
C.化脓性炎
D.变质性炎
E.纤维素性炎
3. 大叶性肺炎主要由下列哪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
A.腺病毒
B.肺炎支原体
C.大肠杆菌
D.肺炎杆菌
E.肺炎球菌
4. 肺硅沉着病的特征性病变是:
A.肺门淋巴结肿大
B.肺质地变硬
C.胸膜纤维化
D.肺气肿
E.硅结节
5. 大叶性肺炎好发于哪类人群:
A.体弱多病者
B.青壮年
C.幼儿
D.老年人
E.长期卧床者
6. 引起肺气肿的最重要原因是:
A.吸烟
B.空气污染
C性支气管炎
D.慢性支气管炎
E.肺尘埃沉着病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A。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大叶性肺炎。(2)大叶性肺炎分为四期:①充血水肿期:以肺泡间隔内毛细血管弥漫性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的浆液性渗出液为主(B错);②红色肝样变期: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崩解后,形成含铁血黄素随痰液咳出,致使痰液呈铁锈色(A对);③灰色肝样变期:充血消退,肺泡腔内渗出的纤维素增多,几乎很少见到红细胞(C错);④溶解消散期:肺组织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胸膜渗出物亦吸收或机化(D错);综上所述(E错)。故本题选A。
2.【答案】C。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病理学-呼吸系统常见肿瘤-小叶性肺炎。(2)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组织化脓性炎症(C对);增生性炎是以组织及细胞增生为主的炎症,变质和渗出都较轻微,常见疾病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扁桃体炎等(A错);浆液性炎发生于黏膜时又称为卡他性炎,常见于感冒初期(B错);变质性炎是发炎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呈明显的变性和坏死,而渗出和增生表现轻微的一类炎症,常见于心、肝、肾、脑等实质性器官的某些重症感染、中毒等(D错);纤维素性炎是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继而形成纤维蛋白的一类炎症,常见疾病有:白喉、细菌性痢疾、大叶性肺炎等(E错)。故本题选C。
3.【答案】E。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大叶性肺炎。(2)大叶性肺炎是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病变通常累及肺大叶的全部或大部(E对,ABCD错)。故本题选E。
4.【答案】E。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肺尘埃沉着病。(2)根据硅结节的数量、大小、分布范围及肺纤维化程度,将硅肺分为三期,Ⅰ期硅肺主要表现为肺门淋巴结肿大,有硅结节形成和纤维化改变,Ⅱ期硅肺表现为硅结节数目增多,体积增大,伴有明显的肺纤维化,Ⅲ期硅肺表现为肺体积缩小,重量和硬度明显增加,中上部可见肺空洞,胸膜弥漫纤维化,而硅肺的特征性病变是硅结节的形成(ABC错,E对);肺气肿为硅肺的并发症(D错)。故本题选E。
5.【答案】B。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大叶性肺炎。(2)大叶性肺炎多见于青壮年,临床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寒战好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和咳铁锈色痰,有肺实变体征及外周血白细胞增多等(B对,ACDE错)。故本题选B。
6.【答案】D。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肺气肿。(2)肺气肿是肺末梢组织因含气量过多伴肺泡间隔破坏,肺组织弹性减弱,导致肺体积膨大、通气功能降低的一种疾病状态。常继发于其他肺阻塞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慢性支气管炎。此外吸烟、空气污染和肺尘埃沉着病等也是常见的发病原因(D对,ABCE错)。故本题选D。
2021医学基础知识试题-病理学试题解析(2021.11.3)
1.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哪类血管:
A.小动脉
B.微动脉
C.小静脉
D.大、中动脉
2. 动脉粥样硬化最早出现的病变是:
A.脂纹
B.纤维斑块
C.粥样斑块
D.动脉瘤
3. 高血压能够引起心脏结构发生下列哪种变化:
A.右心室肥大
B.左心室肥大
C.左心房肥大
D.右心房肥大
4. 风湿性心脏病主要侵犯的瓣膜是:
A.二尖瓣
B.主动脉
C.肺动脉
D.三尖瓣
5. 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关系最密切的是: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肠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草绿色链球菌
6. 风湿性心肌炎的病变累及:
A.心肌细胞
B.心肌间质结缔组织
C.心肌间质的小血管
D.心肌间质的神经组织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心血管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知识点。(2)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以血管内膜形成粥瘤或纤维斑块为特征,主要累及大动脉和中等动脉(D对,A、B、C错),致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和弹性减弱,引起相应器官缺血性改变。我国AS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多见于中、老年人。故选D。
2.【答案】A。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心血管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知识点。(2)脂纹是AS肉眼可见的最早病变(A对)。纤维斑块由脂纹发展而来(B错)。粥样斑块亦称粥瘤,由纤维斑块深层细胞的坏死发展而来,是AS的典型病变(C错)。动脉瘤属于继发性改变(D错)。故选A。
3.【答案】B。(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的知识点。(2)高血压时心脏病变主要为左心室肥大(B对,A、C、D错),是对持续性血压升高、心肌工作负荷增加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故选B。
4.【答案】A。(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心血管系统疾病-风湿病的知识点。(2)风湿性心内膜炎病变主要侵犯心瓣膜,其中二尖瓣最常受累(A对,B、C、D错),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极少受累。故选A。
5.【答案】D。(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心血管系统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知识点。(2)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C错)最为多见,少数为肺炎球菌、A族链球菌、流感杆菌和淋球菌等。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仍以草绿色链球菌(D对)最多见,肠球菌(B错)次之。风湿性心瓣膜病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A错)。故选D。
6.【答案】B。(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心血管系统疾病-风湿病的知识点。(2)风湿病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及血管(B对,A、B、C错),常形成特征性风湿肉芽肿即Aschoff小体。病变最常累及心脏、关节和血管等处,以心脏病变最为严重。风湿病的急性期有发热、心脏和关节损害、皮肤环形红斑、皮下小结、舞蹈病等症状和体征。故选B。
2021医学基础知识试题-病理学试题解析(2021.11.2)
1.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大量蛋白尿
B.低白蛋白血症
C.明显水肿
D.少尿或无尿
E.高脂血症和脂尿
2. 肉眼观肾脏表现为“大红肾”见于:
A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C.膜性肾小球病
D.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
E.慢性肾小球肾炎
3. 肾盂肾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A.大肠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链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伤寒杆菌
4. 肾小球内无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是:
A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C.膜性肾小球病
D.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
E.慢性肾小球肾炎
5. 急性肾盂肾炎属于:
A.变质性炎
B.增生性炎
C.化脓性炎
D.浆液性炎
E.纤维素性炎
A性肾炎综合征
B进性肾炎综合征
C.病综合征
D.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
E.慢性肾炎综合征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疾病的知识点。(2)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尿中蛋白含量达到或超过3.5g/d;明显水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脂尿。多种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均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ABCE错)。少尿或无尿为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D对)。故本题选D。
2.【答案】A。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疾病的知识点。(2)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脏表面充血,有的肾脏表面有散在粟粒大小的出血点,故有“大红肾”或“蚤咬肾”之称(A对)。故本题选A。
3.【答案】A。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错-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知识点。(2)细菌可通过两条途径累及肾脏:下行性感染:发生败血症或感染性心内膜炎时,细菌随血液进入肾脏,在肾小球或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停留,引起炎症。病变多累及双侧肾脏。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上行性感染:尿道炎和膀胱炎等下尿路感染时,细菌可沿输尿管或输尿管周围淋巴管上行至肾盂、肾盏和肾间质。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杆菌占绝大多数。病变可为单侧性,也可为双侧性。上行性感染是引起肾盂肾炎的主要途径(A对)。故本题选A。
4.【答案】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疾病的知识点。(2)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又称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或微小病变性肾病病变特点是弥漫性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脂质沉积,故有脂性肾病之称。肾小球内无免疫复合物沉积(D对),但很多证据表明本病与免疫机制有关。故本题选D。
5.【答案】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知识点。(2)急性肾盂肾炎是肾盂、肾间质和肾小管的化脓性炎症(C对),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偶可由真菌或病毒等引起。故本题选C。
6.【答案】B。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疾病的知识点。(2)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A错),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B对),膜性肾小球病和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C错)。故本题选B。